跟腱止点的前、后部和前下部各有微小的滑膜囊,跟腱滑膜囊炎是指上述滑膜囊积液、肿胀和炎性反应。40—60岁者多发,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病机]
外伤、慢性劳损、感染或骨刺的刺激均可引起本病,故从病理上可分为外伤性、感染性和慢性劳损性三种。
外伤性滑膜囊炎主要是由于外伤长期的刺激,如长途跋涉、奔跑、跳跃,使跟腱周围受到牵拉、摩擦,而引起滑膜囊炎。感染性滑膜囊炎主要由急、慢性炎症所引起。慢性劳损性是由于跟腱、滑膜囊的退行性改变,或穿鞋过窄,反复摩擦,导致滑膜囊的慢性炎症,囊壁增厚,囊腔积液。
[诊断]
(一)临床表现
跟腱附着部肿胀、压痛,走路时因鞋的摩擦疼痛加重,跟骨后上方有软骨样隆起,表面皮肤增厚,皮色略红、肿胀,触之有囊样弹性感,局部压痛明显。
(二)X线检查
x线摄片多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距小腿关节侧位片上可见跟后方的透亮三角区模糊或消失。病程长而影响行走者,可见局部脱钙、骨质稀疏表现。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劈法 患者俯卧床上,患侧膝关节屈曲900。医者一手拿住患足作背屈固定,使跟腱紧张,另一手的小鱼际部,对准滑膜囊用力劈之。以达促进局部气血流通,消肿止痛的目的,或击破滑膜囊,使液体消散吸收。
(二)药物治疗
l. 内服药
2.外用药
(三)固定疗法
(四)其他疗法
1.局部封闭疗法 可在局部用泼尼松龙12.5mg加1%普鲁卡因3—5ml作囊内注射,每周1次,3—4次为1疗程。
2.手术疗法 经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者,可做滑膜囊切除术。手术时须将跟结节的后上角突起部切除,以防术后复发。
小结与复习
1、距小腿关节内、外侧韧带损伤,跗跖关节扭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预习踝管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