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韧带的稳定作用有两方面,一是机械地限制关节超生理范围的活动,以及通过韧带内的神经纤维,在韧带承受强力时产生韧带,肌肉反射,引起相应的肌肉收缩,以防止该关节超生理范围的活动;二是当肌肉不足以防止或克服关节超生理范围活动时,韧带则机械地起到限制作用,而当暴力超过韧带或其附着点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即会产生韧带损伤。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有完全损伤和部分损伤之分,胫侧损伤较腓侧损伤常见。如当旋转暴力,即腿旋外、膝外翻时,胫侧副韧带完全断裂与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内侧半月板损伤同时发生,则称为膝关节损伤三联症,亦称“不幸”三联症。
[病因病机]
膝关节轻度屈曲时,膝或腿部外侧受到暴力打击或重物压迫,迫使膝关节作过度的旋外、外翻动作时,可使膝内侧间隙拉宽,胫侧副韧带发生扭伤或断裂。如为强大的旋转暴力,则易合并内侧半月板或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其病理变化分为韧带扭伤,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在外力迫使膝关节过度内翻,可发生腓侧副韧带的损伤或断裂。若暴力强大,损伤严重,可伴有关节囊的撕裂和腘绳肌及腓总神经的损伤。
[诊断]
(一)临床表现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呈半屈曲位,主动、被动功能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皮下瘀血,继而出现广泛性的膝及膝下部位的瘀斑,压痛明显。若合并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出现交锁痛。如膝部急性严重损伤合并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损伤或胫骨棘撕脱骨折,亦属于“膝关节损伤三联症”。一般腓侧副韧带损伤不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而易合并腓总神经损伤,临床可见足下垂和小腿外下l/3及足背皮肤外侧感觉障碍。
(二)检查
1. 压痛 胫侧副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在股骨内上髁,腓侧副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在腓骨小头或股骨外上髁。
2.膝关节分离试验 阳性。
(三)X线检查
患膝内侧(或外侧)局麻后置两膝关节于外翻(或内翻)位作X线正位摄片,可发现韧带损伤处关节间隙增宽。若有骨折撕脱者,可在膝关节内见有骨碎片。
(四)鉴别诊断
半月板损伤、交又韧带损伤 半月板损伤麦氏征阳性,交叉韧带损伤抽屉试验阳性,若侧副韧带破裂可在破裂处触及一裂隙。临床上还须鉴别有无合并损伤。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侧副韧带部分撕裂者,初诊即应予屈伸膝关节l次,以纠正轻微之错位,并可以舒顺筋膜,但手法不可多做,以免加重扭伤。晚期行手法,则可解除粘连、恢复关节功能。具体操作是:以胫侧副韧带损伤为例,患者仰卧,伤肢伸直并旋外。医者先点按血海、阳陵泉、三阴交等穴,然后在损伤局部及其上、下施以揉、摩,擦等法。新鲜损伤肿痛明显者手法宜轻,日后随着肿胀的消退,手法可逐渐加重。若膝关节肿胀明显可先将膝关节内血肿抽吸干净,用弹力绷带包扎,再以石膏托固定膝关节于功能位4—5周。
(二)药物治疗
l. 内服药
2.外用药
(三)功能锻炼
解除固定后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损伤轻者在第2,第3日后鼓励患者作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和软组织粘连。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对于清除关节积液有好处。
损伤后期或手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未完全恢复者,可作膝关节屈伸运动及肌力锻炼,如体疗的蹬车或各种导引练功法。
(四)其他疗法
手术疗法 侧副韧带损伤,若出现韧带断裂或合并有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一般应进行手术治疗,对断裂韧带和破损关节囊进行修补,而半月板损伤者则应予以切除。若腓侧副韧带损伤合并有腓总神经损伤,应尽早行手术探查,如确定断裂,行神经端—端吻合木。若合并有胫骨棘撕脱骨折,或韧带附着部的撕脱骨折,应作固定术。尤其是关节内骨折,骨折断端应达到解剖对位,才能避免韧带发生松弛现象。
对陈旧性胫侧副韧带断裂的治疗,应行重建手术。可选用股薄肌腱、半腱肌腱修补法。腓侧副韧带因有股二头肌和髂胫束的保护,损伤后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故不一定进行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