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热线:0754-85633338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燕山医话

中医瑰宝苑
 《燕山医话》之针灸篇

  


--------------------------------------------------------------------------------

艾灸是否也能出现循经感觉传导现象
李绮芳

针刺经穴时,术者时常会感到针下沉紧,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感觉,被针刺者时常会感到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等感觉,且此感觉时常会沿着经络路线传导。艾灸经穴时是否也能出现感觉传导现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965年,我在针灸临床中发现艾灸经穴也能出现感觉传导现象,在《针灸杂志》上作了报道。1978-1979年,我对艾灸感传现象进一步做了观察:点燃艾卷一端作温和灸祛,对122例出现感传现象的患者的十四经穴共445穴次观察,发现艾灸经穴出现的感觉传导路线基本上与祖国医学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相符合。例如:①艾灸足三里穴,艾灸感觉沿胫骨侧下行经上巨墟、下巨墟、解溪至次趾外侧端厉兑;向上经膝、伏兔、髀关、腹、胸,经缺盆,循颊,过耳前,循发际下额颅。艾灸感传路线与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基本上相符合。②艾灸曲池穴,感觉沿上臂外侧缘向上传导,经肩髃、颈、面至鼻旁迎香穴,由曲池向下传导,经前臂前缘、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至食指内侧端商阳穴,艾灸感传通过达到的部位与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相符合。③艾灸内关穴,感传沿前臂内侧正中线,经过肘窝中央、上臂内侧中线,向上传导到胸;向下经掌心,到达中指尖端中冲穴。艾灸感传路线与手厥阴心包经循行路线相符合。

在临床观察中,我还发现艾灸感传存在个体差异,敏感的人传得远,感觉性质为热感、麻热感或麻热胀感,而且艾灸感传常呈双向性传导,由艾灸穴位向所循经脉上下传导。

另外,我还对77例出现艾灸感传现象者的感传速度进行了共计222穴次的观察,测定的结果是,艾灸感觉传导的平均速度为0.83厘米/秒。

艾灸感觉传导路线基本上与祖国医学经典著作《灵枢经》上所述经脉循行路线相符这个事实对经络的客观存在提供了一项佐证

浅谈针刺手法“烧山火”与“透天凉”

张士杰

针刺补泻及手法,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如《素问◎调经论》:“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及《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等是。奈因《内经》一书,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故对上列补泻徐疾之释义亦不一致。《灵枢◎小针解》释为:“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而《素问◎针解》则释为:“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两者显然有别,而《灵枢◎官能》:“泻必用圆,……疾而徐出……补必用方……气下而疾出之”等论则均与《灵枢◎小针解》同而异于《素问◎针解》,且均未强调针下寒热为补泻之标志。明◎徐风在《针灸大全》中,才首先提到了“烧山火”与“透天凉”,其文曰;“考夫治病,其法有八,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此后明代李梴也在《医学入门》中提出了:“凡补先浅入而后深入,泻针先深入而后浅,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急按火烧身,补也。如治久患瘫痪,顽麻冷痹,遍身走痛及癞风寒疟,一切冷症,先浅入针而后渐深入针,俱补老阳数,气行针下紧满,其身觉热带补,慢提紧按老阳数或三九二十七数,即用通法,扳倒针头,令患人吸气五口,使气上行,阳回阴退,名曰进气祛,又曰烧山火。治风痰塞盛、中风、喉风、癫狂,疟疾单热、一切热症,先深入针,而后渐浅退针,俱泻老阴数,得气觉凉带泻,急提慢按初六数或三六一十八数,再泻再提,即用通法,徐徐提之,病除乃止,名曰透天凉。”继而高武和杨继洲氏也分别提出了类似之手法,其术式与前者亦有异同。其中,不论用何术式验之于临床,均可在部分患者中取得凉或热的反应,而不是皆有反应。这就要结合时空和机体条件来看待。如由于天温日明和天寒日阴以及月之始生、月之盈虚,皆会影响机体的气血状况,故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再如《灵枢◎行针》云:“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也指出刺之反应也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致。寒热并非判断效应之唯一标志,因此,在临床中如不考虑上述诸项,单纯用手法追求针下寒热甚至无问其数,则易造成“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精泄则病益甚而恇”之弊。

沦针灸配穴要少而精

贺普仁

针灸治病讲究“辨证”、“配穴”以及“手法”等。其中“配穴”这一环节,尤为重要。配穴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所选穴位与临床证候是否恰如其分、丝丝入扣。此外看选穴多少,是不是少而精,也是个关键。

常言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作为一个针灸医生在临床实践治病时也要善于谋虑,也就是全面彻底地了解患者发病的全部过程、然后精选少量的穴位,即可消除病痛,使机体恢复健康。反之,如果医生不是认真地进行“辨证论治”,而盲目地扎许多针,有些穴位与疾病无关,这样不仅对改善症状无益,反而会损伤病人的正气。

因为针灸的刺激都要通过皮肤传入,穿透肌肉或筋骨的间隙,不管多么高超的医生运用巧妙的针刺手法,对机体也会有些损伤。对患者来说,不必要的刺激总是个额外负担。每因此造成许多病人惧怕针灸,非迫不得已,不求治于针灸。这是值得改进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我认为在保证临床治疗有效的基咄上,应该尽量少“配穴”,从而相对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这样,不仅对患者有好处,对我们总结临床疗效也是有利的,能够及时发现特效穴位和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但应说明一点,针灸临床“配穴”少而精,不是死板的片面的掌握,重要的是根据病情的需要,“配穴”该多就多,该少就少。虽然我们提倡少而精,但决不等于“万病一针”。

漫谈艾条灸的奇效

李志明

艾条灸,从明代至今,是应用最广的一种灸法,不但简便、经济而有奇效,病人自己也可施灸,很受病者欢迎。它适应证广,还能防病健身。施灸方法有三种;

温和灸:将艾条点燃一端,距施灸穴位或部位2厘米高,固定不动施灸,皮肤感温热舒适为宜,每穴灸5-20分钟,每次可选1-3穴。

雀啄灸:将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或施灸部位,距皮肤2厘米左右,如小鸟啄食一样地上下起落施灸,每穴灸5-15分钟。

回旋灸:将点燃艾条的一端平行于施灸穴位或施灸部位环行移动,距皮肤2厘米左右,每穴灸5-15分钟。

艾条灸足三里、内关能即时降血压;灸至阴穴能转胎位;灸足三里、曲池、天枢、关元治疗泄泻;灸膻中,乳根治疗乳汁不足。灸气海、蠡沟治疗痛经;灸隐白穴治疗血崩;灸风池治疗鼻塞等等,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我常用艾条灸治疗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褥疮等病症,也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兹举一例。某男性患者,21岁,因外伤截瘫4个月,引起褥疮已4天,尾骨端处褥疮面3x5平方厘米,创面新鲜,无脓液,舌苔薄白,脉沉细。因截瘫翻身少,局部受压,经络运行受阻,气血瘀塞不通,经脉失养所致,治宜温通经脉,活血祛瘀,用艾条回旋灸,每次灸10分钟,家属灸12次,历时17天治愈。因艾灸能温通经络,活血祛瘀,使经脉通畅,气血运行通畅,促使褥疮愈合。

漫谈针灸用穴

张世雄

全身穴位众多,不算奇穴,仅经穴就有360多个。综观穴位主病,一穴只治一病者极少;而一病多穴可治者,却比比皆是。故临证如何精选穴位,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肘膝关节以下,属于经脉的根部和本部,是“特定穴”比较集中的地方,特定穴的临床意义很大,奥妙无穷,针灸文献中不乏记载,大家也都比较熟悉,兹不赞述。

2,头面部属于经脉的结部和标部,是交会穴比较密集之处.个身l03个交会穴,位于头面部即有38个之多。这一特点提示了该部穴位主病范围的广泛性。有人说:头面部穴位能治它处病证者多矣。例如:水沟、素髎治厥脱;眉冲、攒竹治呃逆;睛明、天柱疗腰腿痛;风池、风府治卒中;迎香治蛔厥;下关疗跟痛;翳风起足痿,听宫除三痹;通天宣鼻窍;玉枕治目疾;神庭治癫狂,百会举陷气等等。验之临床,都有得心应手之妙。近些年来比较盛行的头针、耳针、眼针、鼻针、面针等疗法,在临床上所积累的新经验,也说明头面部经、穴在主病范围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

3.颈部是全身经脉通达头部的桥梁,此处的穴位也很重要。尤其是天突、人迎、扶突、天窗、天牖、天柱、大椎、天鼎等穴位,均能起奇疴大病。天突治噎膈、气厥、咳逆、暴喘;人迎治胸满气逆,中风偏枯;扶突治暴喑、气哽、瘿瘤、瘰疬,天牖治暴聋、目昏、多梦、头痛;天窗治口禁、窍闭、耳疾、颊肿;天柱治肩背腰痛,头重脚轻;大椎治痫、癫、高热、诸节肿痛;天鼎治头项难顾、肩臂痛麻等等,临证都有确实疗效。

4.任、督两脉是躯干部经脉的纲维,总括一身阴阳,其中也有几个主要穴位,疗效各有千秋。长强治癫狂、痔疾;中枢治胃胀、脊强;至阳治膈塞脘痞;神道治惊悸、失眠;气海、水分治腹胀痛泄;巨阙,中脘治心胃之恙;关元、神阙,扶阳固脱甚效,膻中、鸠尾,理气宽胸最灵。

5.奇穴是经穴的补充和发展,临床价值亦不可低估。例如:印堂治惊风,太阳治头痛,新设治落枕;百劳治咳嗽;腰奇治癫痫,鹤顶治膝冷;十宣治厥、热:四缝治疳积等等,临证都很有效。此外,华佗夹脊穴禀足太阳与督脉之气,治疗内脏疾病有独到之功。其主病范围,可参照同水平之背俞穴掌握,而其疗效及针刺的安全性,却又较背俞穴为优。

6.以门、海、冲、关、池、泉、溪、谷命名的穴位,针感一般比较明显,疗效也较突出。

7.医家各有玄机术,专病常靠专穴医。关于这方面的经验,历代针灸书籍,尤其是针灸歌赋中,载述十分丰富,值得深入研习。

8.临证点穴,虽有文献可考,但也不宜过分拘泥。揉按体察,指下有空软或突起之感,而患者自诉舒适或酸痛,此处是穴。于此下针,容易得气和行气.一旦气至病所,多能获效。

9、穴位配伍,应该本乎阴阳。下为阴,上为阳;右为阴,左为阳,腹为阴,背为阳,里为阴,表为阳。无论任何疾病,究其根源,不外阴阳失和;针灸治病,也总不离调和阴阳。因此,临证配穴,除要考虑经脉的本经循行,相关脉象、所主病候、标本根结、别络所属、经筋皮部,及经脉之间的表里联系、同名联系、交接联系、生克联系、气街联系、奇正联系之外,充分注意到阴阳配伍的原则,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是很有帮助的。譬如临证拟取二穴,则最好按照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或一腹一背,或一表一里的原则去选取最恰当的穴位。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穴位局部、邻近、远端及全身的治疗作用,因而可以取得最好的临床疗效。

以上是我临床用穴的点滴体会,仅供同道参考。

针灸治病三要

吴濂清

针灸治病或有效或无效,成败何在?首先在于辨证准、病位明,而选穴有所依据。失此取穴,往往有过多或不当之弊。治病必先明脏腑经络,以知病在何脏、何腑、何经,此为辨证配穴之根本。据此再选择对该脏该腑有治疗作用的俞穴,使治疗有的放矢。曾治朱某,女性,44岁。患尿频、尿急、尿痛,少腹胀痛2天,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尿检:白细胞50-60,红细胞O-1,蛋白±,诊为膀胱湿热。先取三阴交,以其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肾与膀胱相表里,理论上、临床上都已证明该穴对膀胱疾病有治疗效应,又加膀胱募之中极穴,施以上补下泻手法,针后腹痛立止。2次后症状完全消失。尿检:“未见异常”。5天后再复查,尿检仍为“未见异常”。所以,治病必先明病在何脏腑经络,选穴必先明穴位与脏腑的相关效应。马丹阳以12个穴位而治疗多种疾病,诚为掌握穴位对脏腑、部位治疗效应的典范。医者治病,必先明此理。

第二是取穴要准。王乐亭老师在世时经常教海:不明“取三经用一经而必端,取五穴用一穴而必正”之理,是治不好病的!事实正是如此,穴位配方再好而无准确取穴做保证,等于画饼充饥。既往对取穴要有真传之说,所谓“真传”,即对穴位的部位(包括体位、特定姿势)、取法、针刺的探度、方向等学有所本,学问扎实、堆确。现以太阳穴为例,一般谓眉梢与小眼角之间后1寸,颧弓上陷中。设若偏上必针不深。若在颧弓上缘下针,可刺1-1.5寸。若重复上点进针,但针柄上偏5~10°,则可针2寸深,针感传满上颌。故所谓“准”是要求对穴位的部位,针刺的深度、方向等要有深入的研究。

第三是明补泻。首先要解决的难点是有无补泻?撇开对补泻的文字争论,让我们从事实进行考察。人有黑白胖瘦、强壮虚弱的不同,针有长短粗细之异,法有疾徐轻重之别,可见针具、体质、手法等方面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为达治疗目的所施行的各种不同补泻手法也相应存在,故补泻之说自可成立。因此,补泻实际上有两层意思。其一,补、泻是指为达到某种治疗目的进行所谓补或泻。其二,是指为达到某种治疗目的而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针灸医生必须明白人有强弱不同、病有急慢之分,补泻手法自应有不同之理,以领悟“针灸无功,补泻不清”之言,再以治疗效果为检验补泻手法、理论优劣的尺度,潜心学习,勇于实践,细心观察,摒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自能登堂入室,补泻之妙尽可得矣。

诊断明,配穴精,取穴准,补泻手法适度,疾病转归如何,自是不言而喻之事。故针灸者当明此治病三要。

对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几点认识

吴濂清

我所认识的老针灸医师都懂流注,但他们都不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配穴,王乐亭老师、杨济生老师也是这样的态度。我曾特意向杨济生老师求教,他恳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结论是各走各的路,并风趣地对我说,现在你是半路跟我学,我也一定教你,你就学我的这几针吧!二位老师都作古了,但“各走各的路”仍回响在我的耳畔。

现将自己所学的这方面的知识,提供给大家做参考。

一、认真研究《灵枢经》的几个数字

(一)《灵枢◎营气篇》记载了参与流注的经脉有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

(二)《灵枢◎脉度篇》记载了参与流注二十八脉的一长度。二十八脉是: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和跷脉、督任二脉,“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

(三)《灵枢◎五十营篇》记载“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

若经脉流注是上面所述之内容,子午流注在理论上的疑点如下。

(一)十二地支十二时辰,参与流注的经脉却是十二经脉加跷脉和任督脉,后三者既参与了流注,为什么只由十二正经司开阖时间?

(二)若流注是指十二正经,则其脉度不足十六丈二尺,如何循行流注?

(三)13500息/100刻=9息/1分钟。这是古人的观察,现在如何认识?

(四)16丈2尺/(6寸×9)经脉流注一周需30分钟。十二经脉、跷脉、任脉、督脉依次鱼贯循行,30分钟流注一周,机会匀等,十二经各司一个时辰将怎样流注?

(五)脉有长短不同,手三阴“从手至胸,长三尺五寸”,足之三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因此,各经流注时间不会相同,若以流注立论,各经均司同样长的时间是否也与理不合。

(六)《灵枢》谓流注的特点是“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十二经各司一个时辰与此精神是否相符?

二、纳甲法的理论必须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理论研究必须改变临床系统观察少和单独应用治疗少的状况,没有子午流注的唯独应用并结合临床系统观察的事实,这一方法是不能兴旺发达的。有人辩解说,流注八法并没有说不能与经验穴同用,但是,这样做是忽视了对比法在科技中应用的重要性。在五十年代中期,阑尾穴加青霉素治好了阑尾炎,但不能说全是针灸的作用,以后人们单独应用针灸治疗阑尾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并应用现代医学的观察研究方法,人们才得出二点认识:①针灸有抗炎作;②腧穴对脏腑等有相关特异性。这个结论得来不易。子午流注若没有大量单独应用的系统的临床观察,就不能只说别人对子午流注没有认识。

子午流注纳甲法必须由临床实践提供大量的科学统计数字;证实其按日按时开穴确能治疗大量病种,才能被大家理解和采用。

另外,纳甲法的理论必须解决按日按时变经,开穴与经络、腧穴的主病、主治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

按日按时所取之经脉、所开之腧穴,往往与病人所患之病的脏腑、经脉主病相距甚远,腧穴主治亦不相关。在理论上,就把纳甲法的治疗作用剖裂于中医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的体系之外了,难道纳甲法的治疗作用属一另外的一个时间医学治疗理论体系吗?

追本溯源,纳甲法属于子午流注理论的一个分支,而子午流注则是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所以,纳甲法理论与中医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理论如何协调、统一起来,是纳甲法研究中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各走各的路”对于老一代针灸前辈或许是必要的,对今天正在继承、发扬针灸学术的当代针灸工作者来说,则应该提倡“百家争鸣”,走促进针灸学术繁荣、发展的共同道路了。

我对针刺“得气”的体会

贺普仁

在未实行针刺补泻手法以前,首先要求得气,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共同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得气是针灸医生通过针下的不同感觉来加以分析归纳,可分为正气与邪气两大类。所谓“得气”,单纯凭借患者口述酸、麻、胀、痛的自觉反应并不全面,必须结合医生手指的感觉,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在临床治病中,我体会到行针得气,是针刺取得疗效的某础,也就是说针刺得气与否或得气速与迟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在得气过程中尚能判断疾病的预后。针下辨气,不仅可以测知机体抗病功能的盛衰,同时对疾病的好转和预后均有很大帮助。如转针费力,有滞涩感为邪气实:如转针不动,则知邪气极盛,经络不通;如针下不松不紧,不吸不涩,徐徐和缓,乃和平之象,此为正气,如针刺终不得气曰虚极,针刺如插豆腐内者乃胃气不行,《内经》曰:“无胃气则死”,故预后不良。

正气是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邪气是反常的病理现象。医者可通过针刺手指的感觉来辨别正、邪的盛衰,然后因病因脉施以不同的补泻手法。

论针刺、刺血、艾灸、火针的治疗作用及其相互配合应用

于书庄

针刺法,刺血法、艾灸祛、火针法是针灸临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这四种方法,各有其不同的治疗作用及其适应证。因此,针灸工作者必须认真探索其主要功能,不断地总结其应用规律,才能在临床上有目的地选择应用,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针刺法,这里系指毫针的针刺法。针刺的目的在于调和气血,使失调的阴阳、气血恢复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为此,历代医家创立了多种针刺手法和针刺补泻方法。这些操作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不同性质的针感,用以治疗不同性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疾病。如柔和的酸胀感,治疗虚证、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触电感、强烈的酸胀感,治疗实证、急性病,体质壮实之人,热感治疗寒证,凉感治疗热证;抽搐感治疗内脏下垂(气陷证)。痛感虽然不是术者主要寻求的针感,也针刺人中、涌泉、十宣等穴主要是痛感,用以醒神开窍,治疗神志昏迷的闭证。另外还有一种沿经到达病所(气至病所)的针感,可以提高针刺治病的效果,治疗各种不同性质的局限性疾病。因此说,针刺法具有补虚、泻实、清热、散寒、升清、降浊、祛瘀行血等作用,故针刺法在针灸临床上应用最广,成为针灸治病的主体。

刺血法,即络刺法。是以三棱针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络脉或穴位,通过“刺络取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该法主要起着泻热降火和祛瘀行血的作用,以及通过其泻热降火和祛瘀行血的作用,取得退热、止痛、解毒、止痒、消肿、镇吐、止泻、急救、熄风解疼等效果。

刺血泻热,适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暑热、燥热、毒热、热极生风、热深厥深,以及积滞化热等实热证。刺血降火,则适用于治疗五志化火、气火上逆的实热证。

祛瘀行血,适用于治疗寒凝血瘀的痹证,气血壅滞的肿胀,气滞血瘀的疼痛等血液运行受阻的血瘀证。

由于刺血法的泻热降火和祛瘀行血的作用强于针刺祛,故刺血法成为针刺法的右翼。

艾灸法与火针法虽然均属温法,但二者尚有区别。因艾灸的温热比较柔和,作用面积大而深,作用时间较长。而火针温度高,作用面积小而深,作用时间短暂,故二者的作用有所不同,适应证也不完全一样。如艾灸具有温补阳气、温散风寒、温化寒湿、温散血肿以及温通经脉的作用,适用于治疗阳虚火衰、亡阳、寒湿、虑寒、寒邪偏盛的痛痹、劳损以及扭、挫伤的血肿等证。而火针除具有温散寒邪、温化寒湿、温通经脉,用于治疗经筋病的疼痛、转筋的寒湿证外,还用于阴疽(瘰疬)的散结、排脓,腱鞘囊肿的排液等。在临床上如欲回阳固脱,只能用灸法而不用火针,而痈疽的排脓,只能用火针而不用灸法,故二者既有相同之点,又各有其独到之处。

在临床上,有某一法单独使用,也有两法并用、三法并用者。其选择应用的原则,是根据疾病的虚实寒热以及病情的轻重,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作用决定的。

针刺法在针灸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但针刺法的助阳温寒作用次于艾灸法,因此,治疗一些气虚、阳虚的轻证,可以单独使用针刺热补法,治疗其重证,则应针刺与艾灸并用,以增强其助阳的作用。治疗寒证、寒湿证较轻者,可以单独使用针刺热补法,对于沉寒痼冷、寒凝血瘀、痰饮内停之证,则应针刺与艾灸并用,以增强其温散寒邪,温化寒湿,温通经脉的作用。至于火针与艾灸的选用,火针主要用于治疗寒痹(经筋病),以及消散阴疽,而艾灸法既用于治疗经筋病,同时还用于治疗脏腑的虚寒证。

针刺法的泻热降火、祛瘀行血的作用亚于刺血法,因此,在治疗火热或经脉瘀阻的轻症,可以单独使用针刺法,若火热、毒热以及经络瘀阻重者,则应针刺与刺血并用,以增强泻热降火、祛瘀行血的作用。刺血法适用于实火证,虚火证只宜针刺,不宜刺血。

针刺、刺血、艾灸并用,主要用于治疗寒凝血瘀的痹证,如慢性腰腿痛的寒凝血瘀证,若下肢出现血络者,可刺络出血,未出现血络者,可刺井穴出血以祛瘀行血;灸肾俞等穴以温散寒邪,温通经脉;针刺环跳、阳陵泉等穴以通经。火针、刺血、针刺并用者亦有之,如治疗漏肩风,用火针点刺局部以痛为输,若患者感觉憋胀疼,可刺外关络脉以祛瘀行血,针刺下肢相应的条口(透承山)、飞扬、绝骨穴(根据病属何经选用)。

上述是常用的主要治疗方法的治疗作用,及其相互配合应用的梗概,望我同道深究之。

脏腑经络理论指导针灸临床的几点体会

任守中

针灸学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它是通过针刺与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疗时,要辨明是哪一经、哪一脏、哪一腑的病证,选穴配穴,辨证施治。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而且十二经脉与脏腑有络属关系,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因此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证候及其出现的部位,作为诊断病证的依据。例如:肺司呼吸,其经脉属肺,故咳嗽、哮喘,可知为肺脏病证。内脏有病时,可在其相应的循行部位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用手指循经按压,对经络进行诊察,按压俞、募、原、郄等有关穴位,以诊断其相关的内脏病证。在经脉循行路线或穴位上出现压痛、皮下结节或其它异常反应,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例如胃病患者常在胃俞穴处出现压痛点,肠痈(阑尾炎)患者常在大肠的下合穴上巨墟或阑尾穴处出现压痛点。

针灸治疗时,除可在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部位取穴外,更重要的是要在相应经脉循行的远端部位上取穴,也就是循经取穴。循经取穴治病就是根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理论进行取穴治疗的。循经取穴多取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例如:腰痛取委中。面瘫取合谷;咳嗽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列缺或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合谷;胃脘痛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等。针灸治疗时,还可以上病下取和下病上取,例如,头顶痛取足厥阴肝经之太冲乃上病下取.腰脊痛取督脉的人中;脱肛取督脉的百会乃下病上取。

小儿常见的积滞与伤食泄泻乃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而引起。治宜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常选用胃之募中脘及足阳明胃经的合谷、足三里穴,亦可选用能够消食滞,健脾胃的四缝穴进行治疗。遗尿多因肾气不固,膀胱失于约束而引起,在治疗时常选用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关元或膀胱之募穴中极与足三阴之会穴三阴交以补益肾气,加强膀胱的约束能力。由于大椎穴乃督脉与诸阳之会,督脉通于脑,故针刺大椎能加强膀胱的约束能力,因此我们在治疗遗尿时,亦常选用大椎穴。癃闭,其病位于膀胱,乃因气化不利,小便不得通利,是以排尿困难,甚或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疾患。病势缓,小便不利,点滴而下者谓之“癃”,病势急,小便不通,欲溲不下者谓之“闭”。其病机为肾气受损,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或中焦湿热不化而移注膀胱,膀胱气机阻滞,发为癃闭;或由跌仆外伤以及外科手术后,膀胱气机受损而致尿闭者。治疗其证时当辨证施治。对肾气不足者,宜选用肾的背俞穴肾俞,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关元,足三阴之交会穴三阴交以培补肾气;对湿热下注者,应清利膀胱湿热,常取膀胱之募中极,膀胱之背俞穴膀胱俞与足三阴交会穴三阴交;对因外伤或手术所致膀胱气机受阻者,宜选用膀胱之募中极穴及足三阴之会三阴交,以通调膀胱气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针刺足厥阴肝经的足五里穴对因湿热下注或外伤而引起的尿闭,效果很好。例如患儿周XX,2岁半,男,1985年2月19日因尿闭29小时由外科转来针灸科治疗。初诊时,患儿尿道口红肿疼痛,膀胱胀至与脐平。针刺双侧足五里穴后,当即解出大量小便。留院观察,4小时后又自动解出小便,膀胱已不胀。我们为什么选用足五里治疗癃闭呢?足五里穴乃足厥阴肝经穴位,位于大腿内侧,足厥阴肝经循股阴(沿着股部内侧),入毛中(进入阴毛中),过阴器(绕过阴部),抵小腹(下达小腹),故针刺足五里可以治疗癃闭,尤其适用于因湿热下注或由于跌仆外伤或下腹部手术致使经气受损而癃闭者。另有四例患儿经针刺足厥阴肝经足五里穴后也解出大量小便。实践证明中医基础理论对针灸临床诊断治疗确有指导意义,应当努力钻研学习,更好地应用于指导针灸临床实践。

针灸心得漫谈

田从豁

针灸的临床治疗,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先确定病位、病性及病因,并确立治疗大法,然后根据经络脏腑的关系、穴位的性质、功能进行辨证求经配穴,随证灵活施治。每次取穴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要做到一穴多用,配穴处方严谨而恰当,一组穴位之间,也有君臣佐使的配伍问题。如治月经不调,取关元调冲任以安血室谓之君,三阴交补脾胃以资生血之源谓之臣,其中血热者,加血海用泻法调血谓之佐,配支沟用泻法,清中、下热之热谓之使。血虚者加阴陵泉用补法,以健脾养血谓之佐,配曲池用补法,以调血中之气谓之使。还有一些少而精的配方,其作用相辅相成,临床应用效果也颇满意,如:肩髃配曲池治一切郁热气结、脘闷躁烦,呃逆纳差等证;通里配足三里治疗失眼,隐白配三阴交治疗崩漏等等。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由于个人经验和习惯的不同,无论哪种方法,运用得当都会产生较好的效果。我在临床中是以提插捻转补泻为主,配合呼吸、迎随、深浅、轻重四法,但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不同病证、不同穴位(主要是穴位所在的部位),施以不同手法。如四肢穴多用提插捻转补泻法,或配合迎随补泻;背部、腹部穴位,往往是几种补泻手法配合运用,头部和四肢末端之浅表穴,则多用呼吸补泻,如鼻衄针上星吸气泻之,崩漏针隐白呼气补之。

另外,针刺治疗要特别注意左右手的配合,要求进针均匀而有力,刚柔相济。针灸医生应练好气功,气随手出,以心通经行气,以意念治病,要善于候气和催气,应做到进针后,患者感到重则重如磐石,轻则轻如羽毛。留针与不留针或留针时间之长短,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治疗杂证、慢性病,宜留针30分钟到l小时为好。

治疗急性病要快要准,治疗慢性病要妥要稳。总之,治病不可急于求功,从根治末,虽慢亦非不好。认证后贵在守方,无论用针用药都有后效,因此治慢性病时,医生要有信心、耐心,切忌变法更方过频。

针药配合灵活选用

田从豁

要做一位好大夫,就应当尽一切努力早日解除患者病痛。我主张既精通中药也要精通针灸。那种重视中药、轻视针灸的做法对病人是不利的。无论哪种病,宜针宜药,何时用针,何时用药,何时针药并用,或先针后药或先药后针,皆应灵活掌握。如中风之闭、脱二证,本为一实一虚,治法截然不同。但该病多为先闭后脱。凡见面红目赤,烦躁不安,脉弦或沉滞,应急按闭证施治。虽有时亦可见两手撒开,二便失禁等部分脱证之象,但也应本着先开窍而后固脱之法,用圆利针补人中,泻风府、合谷、涌泉,以提插强刺之。若体质强壮者可用三棱针刺十二井穴放血。在一般情况下,针后患者多知痛回避,此时应迅速投以清开、化痰、开窍之药。若经上述治疗患者毫无反应,宜再审脉象,凡脉象沉细或虚大而不规则,面部无神、肌肉松弛者,应按脱证施治,予以回阳固脱。其中最捷便而有效的方法是用隔姜灸关元、气海各15-20壮。无论闭证或脱证的治疗,皆应先针灸而后用药。尤其针灸见效就在当时,故不可墨守成法,必须审察体征、脉象,灵活施治。

总之,对暴病急症,或神经、精神系统疾患,且身体强壮者,多以针灸为主;若重笃危证,或身体过度衰弱者,则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一般慢性病则多针药并用,这样每每收到单一方法所不及的效果。

谈针药结合一案

佚名

针刺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唐宋时代就有明确的分科,并列入医事教育,早为各科运用于临床多种疾患。曾于l964年春节间回江苏探亲时,遇一谈姓患儿,高热,年4-6岁。当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散在发生,当地卫生院拟诊此病,欲转送县医院,由友人邀我诊视。症见高烧41℃,头痛剧烈,呕吐烦躁不安,时而抽风,项强,角弓反张,且诉腹痛,面红舌赤,脉数疾。即与先刺风池、风府,继针合谷、足三里,用泻法不留针,顷刻之间,头痛即止,神情转安,给银翘散方加葛根、板蓝根,其中银花、连翘、葛根皆大人量加倍,服两帖后病愈。回忆此症,若不先与针刺,则不能制其来势之猛烈,这种处理方法,是宗仲景《伤寒论》中的反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以及项背强几几加葛根法而来。银翘散为《温病条辫》治温热病的辛凉平剂,吴氏在书中并列辛凉轻剂与重剂,此儿高热何不用重剂白虎之法呢?这是因为发病在春初,而且时令气候尚寒,患儿见症又没有明显出汗口渴,辛凉重剂白虎汤是阳明经证主方,患儿面红舌赤,热虽在阳明之经,但其热未至炽盛之候,故不用辛凉重剂之法。另外,外感急症,且小儿脏腑娇柔,变化迅速,当遵守“治外感如将”原则,吴氏说“兵贵神速,机圆法活。”所以加大银翘、葛根之用量,以求速决,因而取得了针药桴鼓之效。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的联用

十二经每经皆有一合穴。“合治内腑”扼要说明这类特定穴治疗腑证。大肠、小肠二腑系手之经脉,除各有合穴位于肘部外,在腿部足阳明经脉也有它们的下合穴“上巨虚”和“下巨虚”,与足三里在膝下三穴相连接。余多联合使用于下肢痿证,常称为一种排针法,适宜于两腿肌肉萎缩、肌筋痿弱的慢性疾患,但也能治疗急腹症之属于胃肠道疾病。1963年有一石姓患儿,6-7岁,突然腹痛、腹胀、呕吐,先经西医诊查,满腹阵发性绞痛,听诊过水音亢进,腹部有肠形存在,诊为肠梗阻,准备手术,家长顾虑其后遗症对劳动有影响,拟用别法,因而请我诊治。见患儿腹痛阵阵发作,不让按抚,儿父备述上情,我考虑小儿不易服用汤药,而且呕逆也不能容存汤水,又思肠梗阻症急,现已准备手术,再延是否会导致肠麻痹而影响手术?乃计划作两小时症情观察,于是令家人按定患儿股膝之上,乃针两足三里穴,并针上、下巨虚留针,三穴左右轮流施行提插捻转。自针两足三里穴后,阵痛即不剧烈,继而痛停呕止,患儿安适,留针1小时。次晨往视,患儿已在进早餐,询问所备的汤药,家人诉称因痛解安卧,煎好之药,未给饮服,调理二、三日病痊愈。论相连俞穴的排刺,是取穴一法,在一经脉上连用数穴,不仅使局部治疗范围扩大,而且接连的刺激反应,循经感传,对内脏不断加强作用,改变了病理反应。联用此三穴,即依据此理,同时也说明了合穴的性能。针灸一般在治病取穴原则上,慢病多取局部俞穴,急症宜取远道俞穴,该儿的疗效,不独理论与实践相应,对于施术方面,也是方便有法的。

交叉用穴

交叉用穴有两类,一是病位与用穴的交叉,病在左或右侧,取其对侧俞穴,即《内经》记载的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巨刺和缪刺方法。不过巨刺取经,缪刺取络,有深浅不同之分;一是在上肢取左或右侧之穴与下肢的对侧穴配合,此法应用广泛,亦是整体性调治面广的方法,该法常取有协同作用包括同名经上下相应作用的俞穴。如右曲池、左足三里,左神门、右三阴交,这样可以少刺穴位而起各穴综合之效,尤如复方小剂量多种药物合用一样,而且可交互换用,对慢性疾患较好,这种交叉配合方法,对病在四肢一侧,取患肢一穴,再取对侧一穴以相应,施术过程中,更便作严密观察,详细筛选,体现专穴功能。6O年代初,一次我值夜班,一老年住院患者,病股骨颈骨析,经固定躺卧床上疼痛呻吟,护士遵医嘱已注射杜冷丁,50毫克1小时许,仍未止痛,为求缓解疼痛,乃以针刺方法,针患肢太冲穴,配对侧合谷穴,给以病人能耐受的连续提插捻转手法,上下同时行针,约经数分钟,痛渐轻缓,稍停再行针,疼痛停止,渐欲入寐,余嘱留针1小时,次晨护士交班报告该患者痛止后夜眠安好。

隐白穴的适灸证亦适针

一年春节间,正值农历除夕之夜,同里人杨姓之女,患青春期宫血症,阴道出血不止,邀我往诊,其母焦急万分,夜深各家均已闭户,当时筹划颇难,使送往医院,又天寒路远;血出不止,又不宜多动,因思治血崩症有三个原则,即“塞流”、“澄源”、“复旧”三法,目前急需塞流,首应止血。隐白穴对经血妄行是有效穴,又便于施行刺灸。在临床经验及古人记载,此证需用艾炷灸法,一时未备艾绒,于是试用针刺二穴,妄血竟然缓止。次后加用胶艾合地黄等汤药,续治转愈。灸与刺为两种方法,二者有偏补偏泻的不同,也有各自的补与泻。但又有共同作用,所以有人说灸刺都是对人体的一种良性刺激,这样,似乎可以无需有补泻之分。我认为补泻二法,是对病势进退和人体虚实而言,虽有人不讲补泻,而虚实是存在的。刺灸与机体当时的状态有密切关系。人所尽知,如在恶寒战栗时针大椎可除寒;当发热时针大椎可清热。能以合适的刺激则机体向有利方面转化,疾病转好,所以说俞穴有其双相作用,而要实现其作用,必需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手法,能转变疾病和机体的虚实形势,即体现了补泻作用。因此说补或泻的方法往往是因势利导,医者应审时度势,灵活掌握。

同病异治

高立山

心悸动,脉结代,一般都以心气不足或气阴两伤为治,多用炙甘草汤为主方。然临证并非完全如此,治应随证变通,不可拘泥一法。在从师学习时,遇一老年妇人,近日来常心悸、心慌,胸闷憋气。经老师诊查,脉结代,无其他症候,唯近几日大便不畅,老师即用润肠通便法,穴位用上巨墟、内关,方用五仁桂皮扬加减,服药两剂。两天后复诊,大便通畅,脉不结代,心悸、心慌,胸闷、憋气全都消失。又治一28岁农村女教师,体胖,诊时自述心悸、心慌,有时气短,舌淡红,苔白稍厚,脉结代,询问大便正常,除此无他。问其发病经过,初因写黑板报站小凳上,不慎摔倒,此后渐发上述症状,前医曾用炙甘草汤不效,今大便不干,又无须润肠,回忆老师曾治一酒食后睡觉不慎掉在床下,起来则不能说话,经用导痰汤加减豁痰开窍而治愈。想到此病人形胖多痰湿,舌苔白厚,又系摔倒之后,既无瘀血之征,亦无火热之象,故用豁痰开窍法,穴取丰隆、间使,方用二陈汤加味,服五剂而病愈,脉象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其三,一部队女美工人员,20余岁,也是心悸心慌,睡眠不安,作心电图诊为三联律,诊脉结代,舌质淡,苔薄白,二便如常。查问患病经过,系患者单位领导和医务人员配合下,白天为一电击死亡者化装。夜间人静,想起白天死者,自己不由恐惧,心悸不停,不能安睡,在部队医院查心电图不正常,但治疗不效,遂转做针灸治疗。分析情况,证属惊恐伤肾,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心肾不交,致成心悸、失眠,脉结代。故用交通心肾法。穴取心俞、肾俞、太溪、神门、脾俞。方用朱砂安神合六味地黄丸,针10次痊愈,心电图恢复正常,诸症消失。

以上三例,同是以心悸动,脉结代为主证,但治疗都未用益气养阴之常法,而用润肠通便、祛痰开窍、交通心肾之法,均都取效。足见中医辨证治疗的优越。要知常达变,要依据发病原因、经过,随证具体分析、治疗,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这也是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同病异治。

望诊知余热

田从豁

治病的关键在于认证,抓住病机,熟悉药性、穴位,方能应手奏效。在认证中望诊尤为重要,历代名中医都很重视这一点,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吾师高凤桐老大夫对此很有体会。记得有一刘姓男孩,13岁,一个月前患温热病,高热不退,并有神昏谵语等症,曾服中药清热解毒重剂和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经治疗10多天,热退、神志转清,唯遗有失音不语,烦躁不安,苔薄白,脉涩,故前医认为系因用凉药太过,寒闭肺窍。又经中药、针灸治疗月余,毫无效果。吾师诊治时,则根据望诊,抓住患者烦躁、欲言不能之神态,认为仍属余热未尽,热闭肺窍。故命我针刺少商、中冲,并放血少许,清其肺热心火。二诊加针哑门、人中用以开窍,共治疗4次,患者言语自如,烦躁不安消除,一切恢复正常。

毫针手法逸话

王居易

杨某,余老友也,一日来诊,谓左下肢麻木、沉重旬日,深畏中风先兆。杨君体素平平,近耳顺之年而雄心不减,饮食不节,且有烟酒之癖。是秋冬令早至,遂生斯症。诊毕余允无虑,选取环跳一穴,令李医操针,余旁观之。李君随余有年,操作、手法与余相仿,下针后,杨君若无事状,慰曰:“下针毫无痛感,颇佳!”须臾,经气骤通,左下肢如触电状、如痉挛状,杨君大呼:“至矣!至矣!电触足趾!”留针期间,缩卧床上,不敢稍有小动。起针后,杨君跛行至诊桌,怨余曰:“过矣!我来访老友求治,汝竟忍心旁观?今不但麻木、沉重,反增疼痛,腨已如撕如裂!明晚当去汝家就诊,请备酒饭。”余无奈,令重新侧卧,再为针之。仍取环跳,余凝气敛神,细施温补之手法,即缓缓寻之,细腻求之,轻轻抚之,温温恋之(简称:寻、求、抚、恋之法),使针感沿足少阳胆经缓缓达于足趾,再留针20分钟,杨君异之曰:“汝针之来似热水徐徐灌至全足,虽似触电,然电压极低,虽似注水,然水过而不留迹,仅冲刷、温熨而已!怪哉怪哉!”起针后病若失。杨君揖而谢曰:“明晚不敢相扰,方便之时,请来我家小饮。”

数日后,李君与诸生正容谓余曰:“请言杨诊之手法?”余问曰:‘此例手法应补耶泻耶?”李君曰:“当用补法,然仅得气而已,患者已不能容忍,何补泻之有!”余曰:“手法之讲求,文献记载颇丰,今之言者亦众,持一家言,众难服,持诸家言,己难从。此亦余多年临床困惑之处!简言之,得气、补、泻而已。细言之,得气之法有候气、催气之分,继则有行气、导气之法,而后才有补、泻之别。然补、泻为手法之两大法门,无论候气、催气、行气、导气,补泻之意已寓其中。今之杨姓患者,本当用补法,李君操针过急过重,得气之时,已成泻势,经气本虚,邪气更盛,病势有进无退,针后症状加重在所难免,若令病人归去,待1-2日后,疼痛自会渐减,亦无大虑。杨君系我老友,且嘴皮尖刻,只得再针而补之。”李君谓:“请言补之操作?”余曰:“文献之中自有,请熟读之!”诸生正容再问:“请细言师之手法!”答曰:“余之补法操作,虽参照前人经验演化而来,终属一人管见,诸公只宜意会,不敢明言,今被诸君审问若此,姑作传闻听之。”遂略释如下:

人身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行气血、和阴阳,处百病、调虚实;人身俞穴,分属各经,应病痛,调气机。古人“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此毫针祛病愈疾之至理也。

请喻之琴筝,琴弦系于弦板,外浮于面板,集于琴颈,上结于琴轴,内触于音梁、音柱,能发四八之音度,能转十二之调律,此琴艺之根本也。然琴筝无情之物,藉操琴者艺技,右手弹拨,有推、引、徐、疾、弹、扣之分;左手按弦,有升、降、滑、涩、拨、扪之别;两手相谐,喜、乐,悲、伤贯注于弦指,可发千古之心声,或易水壮志、或梁祝催泪,高山流水尽在曲中,手法之妙宁不伟哉!

针家手法,更甚于此,人有七情六欲,气血流注不息,经络交错有致,俞穴有原、络、郄、会、俞、募、五俞、气街之异,病患有男女、老少、四季不同。是故操针者,应详审持针、压手之配合;分清右手提插、捻转、弹拨、刮压之宜;细求左手循、按、切、扪、推、截之机。务使气血相随,虚实平复,阴平阳秘。古人云:“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引自《灵枢◎九针十二原》),诚为至理。

由此可知,毫针手法最忌粗鲁、急躁,泻法虽求经脉畅通,亦不可过度,补法更宜轻巧、柔缓。余予杨某进针后,候气之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探索而行,指下略有沉紧,病人略觉传导,必谨守其气,左手紧按其穴(周围),不使气散,右手轻压,不离其空,候其经气缓缓灌注经脉,右手再略加指力,使经气自养。此即余所谓寻、求、抚、恋之法。我于手法操作之时疑神、屏气之痴态,唯知针者知之,不知针者必讥之!

至于提插、捻转、左转右转、拇指向前、拇指向后、九六之数等等,何补何泻?医者可自选一种练习之,多多临床,磨炼日久,自能领悟古人手法之真谛。我于此道,困惑之处尚多,仍属门外人,逼问太甚,供述至此。当言者已言,诸公幸勿再问。

言毕,诸生面色各异,再谢而去。

灸与长寿

阎润茗

灸取于火,火性热而属阳,其性走而不守,善入脏腑。灸条或灸炷用艾绒制成,取其辛香之性,以通十二经络,理气和血。古人用灸法来治疗疾病的记载很多,灸的作用不但能治病,而且对人体有突出的保健作用。过去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名言,意思是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就要经常灸足三里穴,使该处常有灸疮。因古代多用直接灸,灸后要发灸疮,故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

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证明艾灸足三里穴,确有扶正祛邪、益寿延年之功。如患有“心痛”证(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经过每日隔姜灸足三里穴三壮,10天后疼痛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长期施灸后,不但使“心痛”症状消失,其能恢复正常工作。一哮喘病患者,每至春秋两季即哮喘发作而住院治疗,已五、六年,经用隔姜灸足三里穴之后,至春秋季节,发作明显减轻,不但不需住院治疗,而其能坚持全日工作。

笔者已过耳顺之年,进入老年人行列,虽能坚持工作,但在工作之余,即感全身疲倦乏力,如再参加其他脑力劳动或社会活动,则有力不从心之感。经用隔姜灸足三里穴,3个月左右,自觉体力明显增强,在工作之余,不但能用较多的时间读书,备课、参加社会活动不感到疲倦,而且睡眠、饮食亦较灸前香甜,且精力充沛不易感冒,说明灸法有补阴益阳、通畅经脉气血的作用,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下合穴,“合治内府”,有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作用。《千金方》记载“灸五百壮,少亦灸一二百壮”。灸之可使身体阴阳平衡,收到祛病延年之效,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谓。

当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5%。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由解放初的35岁,增至70余岁,而且可以预期,这种递增率还将不断提高。衰老是不可抗拒的,然而延缓它的进程则是完全可能的。如能坚持应用祖国医学中的保健灸法——隔姜艾灸足三里穴,确能使老年人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针法治疗脏躁

董怀一

“脏躁”缘于患者情绪不宁,七情所伤,喜怒无常,抑郁过甚;见症不一,在临床治疗本病的过程中,有几点体会,列举数例如下:

患者秦某,患暴哑疗。10年动乱中,突然失语。经过多方医药治疗均无效果。后经人介绍到我院门诊,做针灸治疗。治疗前,我给他以暗示,使其精神缓解,随即取穴哑门,重刺捻转,并令其用力高呼,遂发出声音,后又针刺两手内关穴,言语即恢复正常。因患者全身并无其它症状表现,但张口失声,属于肝热躁急,阴虚阳亢,情绪不宁。故取哑门穴以醒其脑,取内关穴治其心脾,心脾通,脑醒,发音功能恢复正常。

患者张某,因患眼睑下垂,眼睑粘合一起,闭合难开,医药治疗数年无效,经眼科诊断为癔症性疾患,但无法治疗,转针灸科就医。对此患者,首先给他以安慰,并暗示他病情一经针治,即可恢复,使他在思想上有一轻松愉快的感觉,然后取睛明穴,下针1寸,随即重刺捻动,令其用力睁眼,两眼遂即睁开,视力不减当年。连声称赞,真乃神医。自此眼睑活动自如。

患者李某,因与旁人玩笑,击中头部。两目突然紧闭,每当用力睁眼时,嘴随之张开,但眼睑不能上提,两眼仍不能睁开。到眼科治疗,诊为癔症性疾患,转来针灸门诊治疗。我据上述病情,选哑门穴,重刺捻针,令其闭口睁眼,很快恢复正常,按该例患者,以往并无眼病,经常有头痛失眠,故用哑门穴以醒脑,活其督络,贯穿二目,醒脑安神即可促进其功能恢复。

患者李某,因在某医院看病时打针,针后下肢即不能动转。经多方治疗无效,未能确诊,只说是注射刺伤神经而形成瘫痪,后经人介绍来我院治疗。检查其肌肉发达,皮肤感觉正常,面部及脉舌均无异常病变,关节骨骼正常,不似打针损伤神经,观其形态,拟诊为脏躁症,选用环跳、阳陵泉、秩边三穴。先刺环跳、阳陵泉以泻肝,予以重刺重捻,使其有豁然通畅之感,针后,患者即能下地行走,但还有点跛,又补刺一针秩边穴,深刺重捻,患者随即行动自如。此症属阴虚肝盛,心肾不交,重刺环跳、阴陵泉两穴以泻肝,刺秩边强其心肾,安其神,通其脑,即可恢复运动功能。

仅此几例可以看出,针灸治疗脏躁症是有特殊功效的,但并不是凭一两个穴位即能达到治疗目的的。一要明确诊断,二要选定取穴的性能,三要对患者精神给以暗示,下针后要让患者配合行动,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口眼喎斜后遗症的形成和治疗

于书庄

口眼喎斜属于中风病范畴。在病因上有外风与内风之分,在病证上有单纯口眼喎斜和与卒中半身不遂合并出现两大类。今对口眼喎斜外风证形成后遗症的原因及其治疗法则,谈谈个人见解。

该病多因络脉空虚,或因开窗睡觉,或因乘车受风,尤其是耳孔受风,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纵缓不收而发病。由于人体感受风寒的程度不同,素质各异,故在临床上除见不同程度的蹙额、皱眉、耸鼻、露齿、吹口哨、眼睛闭合障碍等症状外,可区分为寒邪偏盛证、热邪偏盛证、风邪偏盛证。

寒邪偏盛证(寒证):因为“寒性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故口眼喎斜之前,多见耳后痛或偏头痛。口眼喎斜后疼痛更加明显,严重者影响睡眠。若病程日久则形成寒凝血瘀证。故久病可见面肌僵硬。再者“寒性收引”,故口眼喎斜前后,症见面肌拘紧,若病程日久寒邪未除,则见病侧眼裂小于对侧,人中沟反而歪向病侧,或见联动运动(当病人瞬目时上唇颤功,露齿时眼睛不自主闭住等动作),或见面肌抽搐,病侧脸怕风畏寒,舌苔薄白,脉早期多见浮弦或浮紧,晚期可见平脉。

热邪偏盛证(热证):人体感受风寒之后,由于素体阳盛,寒邪化热,则可出现热证。因为初感风寒,寒性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故口眼喎斜前,多见耳后微痛,待寒邪化热后,疼痛很快消失。热则弛缓,故口眼喎斜后症见面肌松弛,额纹平坦光亮,上眼睑下垂,上唇上垂,重的颈部肌肉亦松弛。再者热盛则伤阴耗液,故久病可见眼干,阴伤筋脉失濡故可见面肌轻微跳动,苔黄腻,脉濡数。

风邪偏盛证(风证):人体感受风寒之后,由于寒邪不近,素体亦无阳盛,故口眼喎斜前后,多无不适,或见轻微面肌拘紧,而无疼痛及面肌松弛等症状,舌苔薄白,脉浮缓。

上述三证,风证最轻,经针刺治疗很快即痊愈,所以不会遗留后遗症。此证约占发病率的20%。热证最重,但热则弛缓,症见面肌弛缓,故此证虽不能自愈亦不会出现面肌抽搐等后遗症。此证约占发病率的16%。因此,出现后遗症的只有寒证,因为“寒性收引”,治宜温散。假若医者在临床上不进行辨证施治,无论何种性质的病情,一律采用针刺,如此则寒邪不得消散,就会出现联动运动、面肌抽搐,以及病侧眼裂小于对侧、人中沟歪向病侧、面部拘紧、怕风畏寒等后遗症。所以口眼喎斜后遗症的形成,决不是初病时医生使用针刺手法轻重,取穴多少之害,实因医生未进行辨证施治,寒邪日久未能消散之故,医者应该明察。

根据“寒者温之”的法则,治疗寒证宜用温法,用以温散寒邪,温通气血。温法中包括针刺热手法,穴位贴敷鲜姜泥法,艾灸法和火针法。这四种温法无论治疗初病或久病均可使用,只是根据具体情况掌握。如针刺翳风、完骨均宜用热手法(即进针后缓缓压针1-2分钟刺入应刺的深度,使针下或沿经到耳、偏头出现热感)。穴位贴敷鲜姜泥法,是将鲜姜捣成泥,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穴位出血后,敷鲜姜泥,大约10分钟左右病人感觉面部发热即可除去,一周1-2次,常用的穴位有印堂、颧髎、翳风等,刺血起着祛瘀行血的作用,敷姜有着温散风寒之功效。艾灸法,是用艾卷温和灸颊车、翳风穴,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红润为度,灸法对于消散面肌僵硬有卓效。火针法,是以火针烧红点刺穴位和阿是穴,常用的穴位有阳白、四白、太阳、颧髎、大迎、地仓、颊车、翳风、完骨等,阿是穴是根据病人拘紧、抽搐的部位而定,一般可以一周l-2次,若火针刺后针孔周围红润不消,则应延长间隔时间,此时可用穴位贴敷鲜姜泥法,若火针刺后病人针孔周围不红润,则可一周火针点刺2次。

至于远端穴位,阳明经常用的是合谷、足三里,少阳经为外关、阳陵泉。合谷、外关使用行气法,即进针得气后,以轻度、中度得气为宜,首先排除非应至之气,然后令患者将其无名指放在针柄下,用其食指和中指放在针柄上按压15-20分钟,在临床上使用此法,可以使50%以上病人的经气沿经到达病所(脸),又可以节省人力。通过温度测试,病所温度低于对侧,待气至病所后病所温度升高,与针刺前相比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每次针后这种效应可以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若使用行气法病人脸上出现凉感(占极少数),这种人则不宜使用行气法,而采用针刺热手法。

使用上法治疗,则寒邪得散,气血流行,故治疗初病可以不出现后遗症,治疗后遗症亦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望同道们验之。

床应用血海穴的体会

李洁力

血海是脾经的穴位,在髀骨内上方2寸处,主治甚广,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荨麻疹、湿疹、贫血、下肢风湿等,有的书上说,该穴为脾血归聚之处,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

我在临床上主要用此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体会到该穴有祛风湿、活血、止疼、消肿的作用。以此穴为主,配合风池、肩髃、肩髎、手三里、曲池、外关、阳溪、合谷治疗上肢的风湿性关节疼痛,效果较好。以此穴为主,配合髀关、风市、阴市、足三里,阳陵泉、昆仑治疗下肢风湿性关节疼也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此穴尤其对降血沉有明显的作用,这点虽没有做过大量的系统的观察,但在日常的门诊工作中也有对比,有些病人,血沉较快,40-60mm/小时,甚至90mm/小时,关节疼痛难忍,选用一些常用穴位治疗,病人关节疼痛有时可减轻些,但疗效不巩固,化验血沉始终不降,经我重点选用血海一穴,并配合常用穴进行针治,在1-2个月内,很多病人的血沉都有明显的下降,或降至正常,所以对血海穴有降血沉这一作用,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又血海穴处肌肉较为丰满,故也经常在此穴处应用火针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针后患者感到关节疼痛减轻,运动灵活。

灸身柱穴主治阳虚背寒肢冷

田从豁

身柱穴的主治病证,文献记载多为腰背强痛、虚劳、喘咳、瘈瘲、癫狂、小儿惊痫等,亦有记载可治身热者,唯用于治疗“阳虚背寒肢冷”者,颇为罕见。余自1982年以来,曾先后遇到5例称常明显的脊背发凉、冷彻心腹、四肢不温的患者,皆用膈姜灸身柱穴,每次10-20壮,每日灸1-2次。患者皆为数月或经年久治不愈,均经灸身柱穴1-2周而获痊愈。如患者严某,女性,50岁,科技干部。四年来脊背发凉如敷冰,心中寒战,四肢发冷,并伴有失眠、自汗、纳呆等症,经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特从云南来京求治,于1983年11月收入院治疗。单纯用上法灸身柱穴,1次后背凉减轻,已无寒战,5次后背凉消失,共治疗10,诸症逐渐好转,两周后痊愈出院。

身柱属督脉,位于第二胸椎与第四胸椎棘突之间。督脉为诸阳之都纲,称阳脉之海。身柱居于两心俞穴之间,心俞乃心气转输之所,身柱虽有全身支柱之意,但亦可认为是心阳出入之门户。根据中医理论“阳虚则生内寒”,灸身柱穴可以振奋心阳,以助鼓动之力。血脉充盈,肢冷可消;又能补督脉之气,则诸脉之阳气皆充盈矣。阳盛则阴消,背寒肢冷可愈也。

攒竹穴治腰痛

高立山

攒竹穴治腰痛,古无记载。和老师闲谈中,他曾提到点眼药可以治疗腰痛,后碰急性腰痛,试验之确有效果。想其道理,药水滴入睛明穴,无非是刺激睛明,输通足太阳膀胱经气。我想,攒竹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是离晴明穴最近的穴位,故有近似之作用,遂选用攒竹穴试治腰痛。有一老妇70多岁,早上起床到户外上厕所,忽感

康复热线:0754-85633338 13923918933
微信
扫一扫
专家在身边
微信号:jzjkzx
中心地址:澄海区文冠路雍景苑Y17-18号
联系电话:0754-85633338  手机:13923918933
Copyright©2024 汕头市澄海区许荣达中医诊所
粤ICP备15001837号